关于微软小冰是什么这条消息可靠吗?
时间:2024-08-18  浏览次数:663

  古往今来,革命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为了革命的最终胜利,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其中包括优渥的生活、宝贵的名声、个人的理想、家庭的幸福,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以上提到的种种,在现代人眼中都是无价的,无论失去哪一种都是切肤的疼痛。可对于革命者而言,这是他们为了心中最崇高的信念而自愿做出的取舍,既然心中明净,便是无可厚非。对他们来说,比起自己人生中的缺憾和牺牲,因革命而导致的对家人、对孩子的亏欠,可能更让他们心痛。但为了扛起肩上的责任,再难再苦,也得做出选择,继续前行。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志在这一点上感触一定很深。曾志原名曾昭学,出生于1911年的湖南宜章。她虽是个女孩子,但革命的启蒙很早,早在上中学期间已在学校里参加多场反对旧礼教、旧官僚的爱国活动。15岁那年,曾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启了自己作为一个女革命者的道路。

  作为一名革命者,曾志无疑是优秀且深刻的。一开始,她担任中共衡阳地委组织干事,后参与湘南起义、井冈山起义等重要革命节点,并前往福建、湖北等地组织工作。动荡的革命,让她的一生一共产生了三段婚姻,前两任丈夫皆因革命而牺牲,第三位丈夫则在特殊期间逝世。除了要熬过爱人离世的痛苦,最令曾志放不下心来的,是她的孩子。

  曾志一生一共有四个孩子,前三个男孩因各种特殊原因,生下来没多久就送人了,只有最后出生的女儿一直陪伴在曾志的身边。安定下来后,曾志一直托人打听孩子们的下落,她日夜思念、牵肠挂肚,可最后得来的消息,更令她悲痛欲绝。

  第一个男孩,曾志托付给了相知的同志石连长夫妇,起名石礼保。可没过多久,他们二人皆因革命牺牲,幼小的孩子只能跟着外婆乞讨生活。长大后,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农民,只知自己的养母早已去世,却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竟是当时担任广州某重要职位的曾志。相隔数十年母子二人再次相见时,竟一度无语凝咽。在中央慰问团的介绍下,曾志才得以与孩子相认。

  而老二、老三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第二个男孩在送人后的半个月内便夭折了,除了刚出生那会儿,曾志再无机会再见他一眼。第三个男孩最令曾志痛心,二人重逢时,17岁的三儿子曾春华竟只有10岁孩子的身高,且跛了一只脚。询问之后曾志才知道,小儿子在4岁那一年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全身的淋巴组织都溃烂了,要不是教会医院救助,早就一命呜呼。可活下来也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此时的他身体里少了一个肾脏、两根肋骨,脚也废了一条。

  作为一个母亲,面对三个孩子的遭遇,曾志怎能不自责、不伤心?可为了更远大的目标、更多人的幸福,她只能对自己的孩子犯下不能弥补得过错。只是曾志没有想到,这项决定之初的艰难,与多年后相遇时的羞愧,甚至不可比拟。

  好在革命最后胜利了,曾志与她的孩子的牺牲没有白费。其实在那个年代,像曾志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以自己的痛苦,换来后世人不必经受这样的煎熬的机会和曙光,这是那一辈人心酸之余唯一的宽慰,也是我们需要永远感念和铭记的恩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外交部孙宁这件事可以这样理解吗?   下一篇:关于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è)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