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i人还是e人?
时间:2023-10-28  浏览次数:663

  在不少沉浸式演出中,观众也是剧情发展的推动人之一。近日,一位南京观众在参加演出内测时幸运地被挑中“互动”,但随后“社恐”的他就在朋友圈发文:“小剧场以后要不要考虑设置一个i人专区?”

  你是“i人”还是“e人”?这是今年互联网上年轻人最新社交开场白。同样源自于近两年爆火的MBTI人格测试,但比起复杂、细分的16个人格,“i人”和“e人”两大类的归纳则更为出圈。因为在测试答案中,“i”代表内向、内倾型,“e”代表外向、外倾型。在社交属性受到前所未有关注的今天,人们更容易对号入座,把它们当成解读“社恐”和“社牛”的新工具。

  乘坐网约车遇到话痨司机,为什么有人“小嘴叭叭”,和司机亲如一家,有人则一路默默无语?网友总结,这是因为在“i人”看来,“不认识怎么说话”,而“e人”则认为“不说话怎么认识”。

  以此类推,很多日常场景有了全新的观察视角:“i人”是周末出门等于没放假,“e人”则是周末不出门等于没放假;“i人”在聚会中倾向于做“哑巴”,而“e人”的表现则更像是个“喇叭”。有媒体还总结了亚运会上不同运动员的表现,“e人”比赛完和观众各种比心、表演、互动,是个兴致高昂的“显眼包”,而“i人”就连采访也恨不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躲过去……

  不仅如此,这股风潮还蔓延到了更多行业和领域。比如,不久前,电影《不虚此行》上映时就被宣传为“适合i人观看”。不仅因为导演刘伽茵接受采访时说,她本人和她笔下的主角“闻善”都是一个“i人”,更因为电影虽然首次聚焦“专门替别人写悼词的人”,但并没有做成话题性的外放型电影,而是更加专注叙事和情感剖析,因此被认为很有“i人”特质。再比如,10月16日,“海底捞等位区竟然分i人e人”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人觉得有趣,也有人认为如此贴标签大可不必。海底捞官方客服随后回应:“这是抖音奇妙夜的活动,目前活动已结束。”

  不管怎样,主动或被动贴上“i人”和“e人”的标签,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为什么人们如此趋之如鹜?

  在观察中不难发现,与过去迷恋星座等不同,如今的年轻人不仅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找到同好、获得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们想用更具有心理学属性的MBTI测试来解决自己的“社交困惑”,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

  科技的飞跃拓展了社交边界,却也让不少年轻人“卡”在线下人际交往的困境中。但随着对于“i人”和“e人”认知越来越深入,不少人发现,自己对于“不会社交”的恐惧正在减轻。

  “i人是向内寻找,通过独处和沉浸式体验获得能量,e人是向外连接,通过社交获得能量。就像程序员预先写好的不同代码,他们只是动力开关的启动方式不一样罢了。”有网友如是说。

  原来只要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i人”和“e人”都可以按照自己不同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不必过分苛求所谓的“热情奔放”;

  一位年轻人“现身说法”,从自我嫌弃的“i人”成功变成“不内耗”的“e人”后,她反而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i人”善于思考、敏于洞察的独特魅力:“所以与其纠结,不如认清自己,悦纳自己,然后从中找到自己的内驱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此外,协同能力在现代职场的重要性凸显。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份调研报告数据显示,90.1%的受访者认为职场软技能重要。所谓的“软技能”,通常包含口才与表达、团队合作等非认知性的能力。不少人发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清“i人”和“e人”的特点,也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减少摩擦、互补合作,增强战斗力。

  当然,“i人”和“e人”充其量只是工具,并不能“定义”我们。要知道,性格和行为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多个性格面向。就像文章开头的观众,虽然希望有个“i人”专区,但是他也承认,自己虽然被迫“营业”,但也在打破自己的舒适圈之后,获得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愉悦。

  你是“i人”还是“e人”?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答案并没有那么重要。打破“壁垒”,你会发现,无论是“i人”还是“e人”,对于你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起到“影响但不决定”的作用。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倾听,更要学会思考,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和韵律,与时代合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同时将这些系统推倒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下一篇:薛其坤:“学霸”也曾考过39分只有正视弱点才能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