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区首家现代化三甲医院——山大二院北院区开诊在即。新院区备受关注,社会各界广泛期待,日前起步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随筹备专班走进医院进行实地探访。
山大二院北院区,南邻解营路、北邻水厂南路、东邻黄河大道、西邻清宁西路,附近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直通主城区,青银高速、济乐高速等高速公路均有出入口,外地患者就医也很便捷。
医院门口车辆排长队、电动自行车等停放杂乱是不少医院头疼的问题。山大二院北院区作为新建医院,在设计上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充分考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需求,充分、灵活利用地下空间,着力破解停车难题。新院区原则上地面除急救、应急等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准通行。
“地下建筑面积占了整个医院的三分之一,设置地下两层停车场,共有1200多个停车位。”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师解建东介绍,医院一期共有床位1000张,车位数与床位数比例达到1.2,地下一层主要停放门诊、急诊车辆,地下二层则主要停放住院人员及医护人员车辆,不仅如此,未来地下二层将与二期项目打通,实现更灵活停车组织。
根据规划设计,开诊后驾车就诊患者直接从医院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场。一期共设置5处地下车库出入口,其中南侧两处为急诊出入口,提高急诊就诊效率,东侧门诊出入口是主要人流来向,门诊中心出入口北南侧各设置一个地下车库出口。北侧设置地下车库出口、医护出入口。
在就诊交通组织方面,新医院创新采用第五代医院理念,用地下通道将不同诊疗区串联,就诊人员可根据引导标识,直接将车开到最近的诊疗区入口,然后乘坐扶梯或直梯直达前往诊疗区域。记者现场看到,在院区地下一层南侧,停车场与扶梯、直梯两处电梯区相连,汽车驶入地下停车场后,人员可直接从此处换乘电梯,乘扶梯可到达一层前往门诊中心、急诊中心和综合医疗区,乘直梯则可前往病房等位置。
解建东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落客区一期共设置有4处,未来随着医院运营,不同落客区将对应上部不同诊疗中心,人员从地库下车后走最短路线便可到达就医区域。
在山大二院北院区电梯舱内,记者发现电梯按钮中有“J”“H”两个符号,这里面也有特别的含义。据介绍,“J”按钮则指的是夹层,处于地下一二层之间,该夹层设置非机动车停车场,可容纳停放非机动车近3000辆。此外,医院在地面设置近1000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将有效缓解非机动车难停车及乱停乱放问题。
而“H”则代表着直升机通道,按下该按钮,这部电梯可达急诊楼楼顶停机坪。在急救中心楼顶,一处面积490多平方米的直升机停机坪彰显出该院区国际化气息,据介绍该停机坪为12吨标准停机坪,可以满足现阶段使用的所有救援机型停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从出事地点转移到医院。
山大二院北院区最高仅12层,且呈东矮西高布局。解建东告诉记者,扁平化是第五代医院在建筑形态和医疗资源配置上共通的特性。
据了解,“第五代医院”这一概念来源于法国,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将过去“病人围着医生转”,向“医生围着病人转”的全新就医模式转变。
“靠近黄河大道这一侧虽然矮,但集中了多数诊疗资源。”解建东介绍,建筑东侧自南向北连成一条街,依次串联急诊、儿科、门诊和综合医疗中心,患者从黄河大道进入医院,可以更快实现就诊,西侧建筑高层为病房区,远离城市快速路且靠近河道,具备安静的疗养环境。
与传统模式下细分科室相互串联不同,山大二院北院区创新“全科一站式服务+多科联合诊疗”模式,将一类病下的不同科室进行并联,形成脑血管疾病诊疗、心脏病防治康诊疗中心等8个中心,实现一类病在一个固定区域内完成诊疗。“以心脏病举例,过去要挂心内科或心外科,但在第五代医院,只需到心脏病诊疗中心就诊,做心电图、彩超也都在这一中心完成。”解建东介绍。同时,低矮的楼层设置也极大缓解了竖向通行压力,缩短乘坐电梯等待时长。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着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沉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