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红色歌曲松花江上
时间:2023-06-01  浏览次数:663

  1936年秋,诞生于西安的《松花江上》这一饱含血泪和悲愤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着名抗战歌曲,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一经面世便唱响古城西安,然后传至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风靡中华大地。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可以说,《松花江上》是抗战期间流行最广的歌,也是至今仍然激荡在人们心中的一首不朽之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张寒晖从未亲眼目睹过他笔下所描绘的这片白山黑水,在他短暂的44年人生中,大部分岁月是在河北定县老家,以及陕西的西安、延安等地度过的。

  张寒晖生于1902年,和那个年代的许多文艺家一样,他从青年时代便投身于艺术事业。20岁那年,张寒晖来到北京,进入刚创办不久的“人艺戏剧专门学校”。三年后又考入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并于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寒晖开始进行音乐创作。他的共产党身份更使他很快成为军警追捕的目标。就在第二年,张寒晖受邀前往西安工作。三年后,他成了西安二中的一名国文教员。

  此时的西安,已经成了奉命“剿共”的东北军的驻扎地。这是一群士气低落的将士。因为丢失了东北三省,东北军官兵一直饱受同胞的指责,并且因此心怀内疚;与此同时,他们被思乡之情煎熬着,日夜思念着家乡的爹娘。

  西安二中的学生中也有一批东北军子弟,每日与他们朝夕相处,张寒晖看到的是他们流浪徘徊的身影,听到的是他们苦闷的嗟叹。这让他萌生了想要为他们写一首歌曲,让这些苦难的同胞唱出自己心声的念头。

  1936年深秋,每到夜深人静,西安二中的宿舍里都会传来手指轻轻叩击木桌的声音,那是张寒晖在不由自主地打拍子。白天,教员和学生们经常看到他出神地眯缝着眼睛,口中念念有词地轻声哼唱,一字一句地反复推敲。

  从未到过东北的张寒晖,对当地的音乐曲调并不熟悉。在他脑海中浮现出的旋律,其实是从河北定县妇女哭坟的腔调中变化而来。但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曲调恰恰与流亡者的心绪相吻合,每一个听到这首歌的东北人,都会抑制不住地落泪。

  这首名为《松花江上》的歌曲,最早由西安二中的学生们传唱开来。很快,东北军学兵队有人找到张寒晖,向他讨要歌谱。学兵队中的地下党员还将歌谱寄去北平,交由北平学联歌咏队演唱。上海出版的《战地周刊》将这首歌作为“流亡三部曲”之一发表。《松花江上》就这样在大江南北传唱开来。

  出于安全的考虑,《松花江上》的歌谱上并没有出现张寒晖的名字。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松花江上》的作者被署成“佚名”。国民党当局曾经追查这首歌的作者,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东北流亡学生集体创作”。

  1936年底,蒋介石飞抵西安督促“剿共”。12月11日,学生们自发组织前往临潼请愿。在赶来劝阻学生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面前,他们高唱起《松花江上》。听闻此曲,张学良大为感动。他沉痛地向学生们许下抗日誓言,含泪而返。

  “西安事变”后,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他曾在一次与东北军军官的集会上,亲自指挥大家唱起这首歌。1937年,在撰写《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时,周恩来又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后来创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他曾亲自指示将这首歌编入其中。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多少年来,《松花江上》以其悲怆激荡的音符,永远留住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留住了民族的辛酸血泪。“松花江上”是当时祖国山河的代称与象征,震撼、振奋了多少人,多少进步青年唱着这首歌奔向延安、奔向战场,民族心灵的创痛,悲凉愤懑的气氛,那东北沦陷的痛苦,多少年后仍令人闻曲悲叹、感发兴起。《松花江上》的旋律,将永远激荡在民族的心灵史上,成为那段血与火岁月的印记,使我们激愤,使我们叹惋,使我们清醒,使我们奋起。

  02|济南举行“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新队员入队示范仪式暨“党的故事我来讲”红领巾讲解员交流营分享活动




上一篇:一首红色歌曲东方红   下一篇:这几首二十年前的经典老歌首首都是经典90后的你没听过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