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古称“巴陵”,又称“岳州”,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古城,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大量文化瑰宝,岳州扇是其中无法绕过的一笔。
岳州扇与杭州扇、苏州扇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扇,有近400年的历史。2021年,岳州扇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小小的一把扇子,制作十分考究,背后的学问很大。
刘正文今年72岁,生于制扇世家。他从1966年开始制作扇子,如今已经是岳州扇制作技艺湖南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劈片、边骨钻眼、刮楞……岳州扇制作技艺共包括72道工序,每一道的要求都很高,一道工序不成,就会影响后面的制作。刘正文少时拜师学艺,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逐渐成长为当地少数掌握制作岳州扇流程的行家之一。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风扇、空调等的普及,生产和销售扇子的企业受到影响。刘正文带领自己的家人和员工,创办了“岳阳巴陵扇社”,面对销量下滑明显的制扇行业,他一度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次,刘正文读到丰子恺《扇子的艺术》一文,里面写道:“扇子在中国是特别发达的一种书画形式。”刘正文豁然开朗,悟出一个简单的道理:虽然用扇子纳凉的人在减少,但扇子的工艺价值和收藏价值却是长久的。
思路决定出路,刘正文开始潜心研究书画艺术扇的制作,他尝试用带有斑点的湘妃竹做扇骨,同时特别注重扇骨与扇面的绘画,邀请知名书画家设计绘制了展示洞庭风光、潇湘八景、巴陵胜状的扇面,一批大气典雅的书画艺术挂扇由此出炉,诠释了画家吴冠中“扇子送凉,不意成艺”的意境,也兼顾了不同顾客和收藏家的多层次需要。
2008年,巴陵扇社制作了“奥运会徽扇”,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将其作为赠送观赛外国元首和贵宾的礼品扇,沉寂多年的岳州扇重新获得外界的关注。近年来,岳州扇作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焕发生机,刘正文十分欣慰。
2021年,刘正文的传记《一生为扇》出版。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全面呈现了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用心用情钻研制作岳州扇的经历。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头发花白的老人,刘正文倾注了一生心血,见证了岳州扇走出岳阳,走出湖南,成为名扬世界的文化符号。在他看来,坚持手工技艺,注重传承,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岳州扇才有出路。
如今,岳州扇的制作已经传到刘正文的儿子刘岳军手中。刘岳军从小就跟随父母从老家来到扇厂,耳濡目染,很快掌握了制扇的技术和诀窍。他经常随父亲外出参展,用更加现代的眼光来推动岳州扇的传承和市场开拓。刘正文的女儿刘岳春学的是美术专业,在北京创办了设计公司,也积极参与扇面的设计。
在岳州扇制作技艺传承展示基地,各式各样的精美岳州扇陈列其间。随着时代的变迁,岳州扇作为文化瑰宝历久弥新,转型和发展从未停步。谈及制作和传承岳州扇的奥秘,刘正文说:“唯有‘认真’二字。做事和做人,都是如此。”(本报记者 杨 迅)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