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来市场采购的市民秦先生表示,从前一周开始,他已经觉察出有些菜涨价了,按照以往经验,菜价波动属于正常现象,而且过不了几天就会便宜了。但是他5日当天过来采购时发现,
数据说明了一切。山东匡山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王先生介绍,上周,在售的28种蔬菜批发均价在2.75元/斤,较上周均价同比上涨13%;在统的15种蔬菜均价2.80元,较上周均价同比上涨9.2%。上周蔬菜受天气等原因影响,大部分价格都在持续上涨,且部分蔬菜涨幅较大。以大白菜为例,前一周的周五价格是每斤0.6元,上周五价格是每斤0.9元,价格同比上涨50%;同样涨价的还有豆角,前一周价格2.2元/斤,上周为3.5元/斤,价格同比上涨了59%。
据燕赵农村报报道,通过石家庄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的报价系统查询发现:7月1号,西红柿每公斤1块8,大白菜每公斤9毛,豆角每公斤4块7,油菜每公斤2块8。到了8月13号,西红柿每公斤4块7,涨幅161%;大白菜每公斤3块,涨幅233%;豆角每公斤9块5,涨幅102%;油菜每公斤6块8,涨幅142%。
据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官方微信号新闻坊,上海的蔬菜价格也似乎有点高,一些菜的价格甚至是翻倍地在涨。以1斤黄瓜为例,6月中旬卖1.8元,7月底要卖4.6元,而到8月14日已经卖到6.3元。
有市民注意到,生菜从2块多涨到4块多、5块。不少阿姨爷叔倒也乐观,有条件就买贵的,条件差点就买便宜的。
8月14日,据川观新闻报道,今年7月开始,受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四川的部分夏季应季蔬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并延续至今。其中,部分常见应季蔬菜价格已经来到五年同期的最高点。
据四川省发改委和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6月,四川蔬菜均价低于常年平均值。但进入7月,特别是7月中下旬,蔬菜价格走入快速上升通道。以7月30日四川蔬菜均价为例,比7月11日上涨了14.08%。到了8月,这种走高的势头还在延续。
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8月13日报道提到,记者前往了莱西北利群超市、利客来超市进行了探访,发现蔬菜的价格都有明显上涨,白皮黄瓜的价格甚至达到8.8元。在利客来超市的蔬菜区,记者看到有工作人员将一大包芸豆拆开放到货架上,立刻就有一群人前来挑选,把货架围得水泄不通,不一会儿芸豆就少了一大半。一位市民无奈地告诉记者,“价格涨得厉害,只能什么菜便宜吃什么了,芸豆才3块多,赶紧买点儿回家吃。”另一位市民李先生也反映:“现在应季的黄瓜、西红柿、菜豆这些常见蔬菜的价格都涨了不少。”
安徽媒体大皖新闻15日报道,近日不少合肥市民反映“蔬菜赶上肉价格”,辣椒八块八一斤、蒜苗九块五一斤、蚕豆更是十二块八一斤。8月14日上午,周谷堆批发市场蔬菜交易中心内,工人们正在将辣椒、茄子、生瓜等各类应季蔬菜成箱地从车上卸下。“我这里主要卖的就是苦瓜、青茄子、紫茄子,这段时间价格确实很贵。”正在一旁休息的老板告诉记者,青茄子从两块多涨到五块钱(一斤),红茄子从四块涨到六块多,其中苦瓜的价格可谓暴涨,“之前收来的价格是一块多,现在不算工费、运输费、摊位费,光收上来价格就要三块多,涨了200%。”
在蜀山区望江西路上的一家超市内,临近中午,记者看到不少老年市民正在蔬菜区挑选食材。各类蔬菜种类齐全、明码标价,一眼扫去大部分蔬菜价格在6-10元一斤。记者对比了一下,蚕豆12.8元一斤,猪肉的价格是15元一斤起,一斤蚕豆价格堪比一斤猪肉了。“所有的蔬菜基本都涨价了,一开始雨下个不停,现在又是高温,这种天气菜都长不出来。”一位理货员告诉记者,以叶类菜为例,从均价两三块一斤涨到现在五块多一斤,有的菜价格涨到“过年价”。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从7月份开始,全国蔬菜价格普涨,入伏之后更是加速上涨。为什么全国的菜价都在狂飙不止?
近期菜价一路上涨,首先是产量减少,货源紧张。今年天气状况复杂导致蔬菜生长环境严苛,产量大减。无论是露天地里的自然生长蔬菜,还是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在现有天气条件下几乎都停止了生长,许多蔬菜供不应求。山东省匡山农产品市场批发黄瓜的商户杨凤英告诉记者:“以前只需要从老家济阳拉黄瓜就够卖,现在黄瓜不长,产的太少,我们得从两三个地方进货才能凑够这几天的量。”
此外,各地城市蔬菜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外地蔬菜多了运输成本和中间环节,价格肯定要高一些。尤其是绿叶菜,赶上7、8月份天气不好,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也比较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
“中间商赚差价也是一大原因,在本地蔬菜减产后,许多商户选择向内蒙古、河北等地的批发商接货。”山东省匡山农产品市场批发市场的王先生介绍,外地蔬菜加上运输等成本后价格本就高于当地,再加上中间批发商赚取利润提高批发价,商户们售卖价格自然更高。对此,许多商户表示这也是无奈之举,卖菜花的商户马先生表示:“我们去外地进货投入成本高,中间还有各种损耗,加上天气炎热,有些蔬菜储存也需要成本,涨价也是没办法的事。”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周向阳公开分析认为,全国蔬菜价格环比上涨,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和局部高温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北方蔬菜主产区在高温环境下造成产量下降。
“最近菜价上涨,甚至高于水果、肉禽蛋奶的涨幅,主要受到季节性的炎热、雨季的影响,传统叫‘青黄不接’时期。”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对南都记者表示,根据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8月12日有24种蔬菜价格上涨,9种蔬菜价格下跌,据个人判断,这一波蔬菜价格上涨创多年来涨幅新高。
此外,有观点表示,除了蔬菜供应量减少以外,洪涝灾害等也阻碍了车辆运输,导致蔬菜不能及时供应。另外,近年来蔬菜的种植成本也比较高。
据媒体报道,业内分析,伴随着气温的回落,蔬菜供应和价格会逐步回归正常,预计在9月中开始能够恢复到7月、甚至6月的价格水平。
在温州,6月上旬还卖0.99元一斤的8424西瓜现在涨到5.99元。“最近的西瓜真的涨得太离谱了。”温州一零售商表示,不少顾客都过来吐槽西瓜最近太贵,转头去买其他水果。还有吃瓜群众说:“西瓜快要吃不起了。”温州市水果批发交易市场的数据显示,8424西瓜批发交易价最高为2.3元/斤,比两个月前的0.8元/斤涨了近2倍,其他品种的西瓜价格最近也坐上了“过山车”。
南京某果品市场业务拓展办公室主任王瑞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西瓜销售变化挺大的。“往年这个时候,西瓜销售临近尾声了,今年临近立秋,西瓜销售还处于旺季,批发价格也在不断上涨。”有媒体从江苏南京的农贸市场和水果店了解到,近期西瓜价格走高,尤其是无籽西瓜最近半个月来“身价”大涨,现在卖到5元一斤。
据了解,厦门多家超市、水果店里,西瓜价格也迎来普涨。其中,麒麟西瓜10元/千克左右,甘美西瓜及号称“特选”“精品”的西瓜直逼12元/千克,单价比上月同期上涨约2元,比6月份翻了一番。有消费者表示,“上周买麒麟瓜时每千克9元,现在11元,怎么涨了这么多?”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1日到8月8日,全国范围内西瓜平均批发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由每公斤2.89元涨至3.31元。西瓜价格为何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西瓜价格变化主要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往年立秋后,西瓜价格会逐步走低,但今年由于持续高温,吃西瓜的人多,市场需求量大。目前,江苏、安徽、湖南、山东等省份的西瓜已进入尾声,市场上供货主要来自甘肃、新疆、东北等产区,这些产区的西瓜供应量相对较少,市场需求推动产地收购价上涨,对应的销地批发零售价水涨船高。
“往年这个时候,部分产区还有西瓜‘尾货’,在一定程度缓解供需压力。但今年受雨水、冰雹等天气影响,这些‘尾货’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容易出现泡水瓜、过熟瓜,很多果商不愿意冒风险去收购。”在厦门中埔水果批发市场从事果品销售的揭先生说。此外,去年西瓜价格便宜,导致果农种植积极性下降,部分产区今年的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期西瓜价格出现明显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