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纳诚一:侵华日军第二十二军唯一的司令官
时间:2024-12-08  浏览次数:663

  日本侵华将领久纳诚一中将是骑兵出身,曾任第八师团参谋长、骑兵第4旅团长、驻朝鲜军参谋长、第十八师团长和第二十二军司令官等军职,曾参加了进攻长城一线作战,率领第十八师团攻占了华南重镇广州,他也是日军第二十二军唯一的司令官。

  久纳诚一出生于1887年3月4日,1905年11月25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骑兵科,1911年12月12日又考入了陆军大学校第26期,与朝香宫鸠彦王、东久迩宫稔彦王、安藤利吉、冢田攻、泽田茂、山胁正隆、今井清、藤江惠辅、河本大作等人同学,该期于1914年11月27日毕业,其毕业成绩为“优等”,因此进入该期“军刀组”。

  从1929年8月1日起,久纳诚一回到陆军大学校担任教官,三年之后又被调到习志野陆军骑兵学校担任教官,骑兵在日本陆军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几乎每个师团都配属了骑兵联队,即便在二战后期,日本不断组建新的师团以应对各个战场的用兵,也没有放弃骑兵的配置,尽管后期骑兵资源不足,但还是在师团中配置了一个骑兵大队,由此可以看出日本陆军对骑兵兵种的厚爱。

  1933年3月18日,久纳诚一被调任第八师团参谋长,辅佐师团长西义一中将,当其抵达日本关东军赴任时,东北全境已经沦陷,“热河战役”也是刚刚结束,但日本并不满足于占领东北四省,而是又开始觊觎华北地区,不断制造事端,直取北平和天津的态势十分明显,借以逼迫中国政府承认“满洲国”的成立,以使“满洲国”的国际地位合法化,中国政府当然不能主动放弃东北的主权,因此将大量部队调往山海关长城一线布防,由此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

  自从热河沦陷之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将一部分师团、混成旅团等部队,推进至长城沿线各隘口附近,其中西义一的第八师团位于承德、长城古北口外地区,当久纳诚一辅佐西义一率领第八师团,从古北口方向打响之后,曾先后占领了兴隆、马兰、黄崖等地,并从正面进攻南天门。

  从古北口至山海关400公里的长城一线,日本关东军以第六师团、第八师团及一个混成旅团攻击前进,其兵力明显不足,为了寻求日本大本营的增援,时任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还曾于1933年4月12日专门飞回东京寻求支持。

  1933年5月10日,西义一和久纳诚一率领第八师团主力,开始夜袭新开岭中国军队第十七军的阵地,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重镇石匣被日军占领,由于第十七军三个师损失惨重而无力再战,遂逐渐撤出战场,日军第八师团于5月19日晨占领了密云,此时傅作义的第五十九军则在怀柔、顺义一带构筑工事严阵以待,并与第八师团展开激战,这也是自长城抗战以来的最后一战。

  面对平津地区已经处于危机之中的态势,国民政府在华北地区的最高领导人何应钦、黄郛等人,派出谈判代表熊斌与日军谈判代表冈村宁次进行谈判,并于1933年5月31日签订了《塘沽停战协定》,确定了以长城一线,作为中华民国与“满洲国”的军事分界线。

  长城抗战结束后不久,日军第八师团被调回日本休整,西义一于1934年3月5日调任东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官,由中村孝太郎中将继任师团长,久纳诚一又开始辅佐中村孝太郎,西义一和中村孝太郎后来都被晋升为陆军大将。

  1935年3月15日,久纳诚一调任习志野陆军骑兵学校干事,日文中的“干事”类似于中文中的“教务长”,是辅佐校长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任内于1935年12月2日晋升少将,并被再次调到关东军出任骑兵第4旅团长,该旅团曾在茂木谦之助少将的率领下参加了“热河战役”,并曾协同坂本政右卫门的第六师团进攻并占领了塞北重镇赤峰。

  1936年12月1日, 久纳诚一调任日本驻朝鲜军参谋长,辅佐司令官小矶国昭中将,任内经历了“七七事变”的爆发,驻朝鲜军麾下的第二十师团,在师团长川岸文三郎中将的率领下,于1937年7月19日从天津大沽口登陆,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第一个入侵华北地区的整建制师团。

  1938年3月1日,久纳诚一晋升陆军中将,被调回日本出任军马补充部本部长,但任职只有四个半月,就于同年7月15日再次被派到中国战场,接替牛岛贞雄出任日军第十八师团长,其时该师团驻屯在杭州地区,隶属于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

  久纳诚一出任第十八师团长之时,正值武汉会战期间,但第十八师团既不属于东久迩宫稔彦王的第二军作战序列,也不属于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作战序列,而是直接由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直辖,被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

  1938年8月中旬,为了切断中国政府在华南地区的国际补给线,日军大本营开始策划占领华南重镇广州,并于9月7日成立了第二十一军司令部,由古庄干郎出任司令官,田中久一担任参谋长,久纳诚一的第十八师团被编入第二十一军作战序列,而该军是直接隶属于参谋本部直辖。

  1938年9月底,久纳诚一率领第十八师团从上海乘船南下,集结在澎湖列岛一线日凌晨,与三宅俊雄的第一零四师团从大亚湾登陆,并分多路进攻广州,广东省最高军事长官、时任广东绥靖主任余汉谋率领中国守军仅抵抗了一个多星期就战败撤退,广州于1938年10月21日沦陷。

  而就在广州沦陷之前,日军就曾持续空袭广州达14个月之久,其轰炸密度仅次于陪都重庆,及至广州沦陷之时,广州城内已经成为瓦砾与尸骸相互堆积的破烂城市,广州沦陷之后,久纳诚一率领第十八师团长期驻屯在广东惠阳,担任华南地区的警备与作战任务,以切断国际补给线为第一作战要务,阻止国际社会对中国持久抗战的“输血”。

  其时第十八师团作战序列如下:师团长久纳诚一中将,参谋长武田寿大佐;第23旅团长原守少将,步兵第55联队长野副昌德大佐,步兵第56联队长野沟三彦大佐;第35旅团长桑明照二少将,步兵第114联队长中岛德太郎,步兵第124联队长次喜藏大佐;师团直辖骑兵第22大队、山炮兵第18联队、工兵第12联队及辎重兵第12联队。

  1940年1月中旬,久纳诚一率领第十八师团与樱田武的近卫混成旅团从广西钦州登陆,增援和加强桂南方面日军的作战能力,不久日军开始发动反攻,第十八师团经永淳绕袭了宾阳,中国军队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了昆仑关等地,而日军为了避免被中国军队再次围攻,也主动放弃了昆仑关、宾阳、上林、武鸣等地,并撤回南宁进行固守。

  1940年2月10日,久纳诚一升任刚成立的日军第二十二军司令官,成为该军第一任司令官,也是最后一任司令官,若松只一少将担任其参谋长,下辖中村明人的第五师团、樱田武的近卫混成旅团和盐田定七的台湾混成旅团,该军部署在广西南宁、龙舟等地区,隶属于安藤利吉的华南方面军管辖。

  1940年9月,久纳诚一率领第二十二军撤离南宁,移驻越南北部地区,及至11月19日,日军大本营撤销了第二十二军的番号,久纳诚一被调回参谋本部担任部附,翌年1月20日待命,月底又被转入预备役,被彻底终止了军事生涯,即便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没有被重新征召。

  久纳诚一曾获得功四级金鵄勋章和功二级金鵄勋章各一枚,军功还算是可以的,而之所以被编入预备役,完全是因为中村明人的第五师团擅自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的缘故,当时日本是企图以“和平方式进驻”,而且日本外务大臣松冈洋右与法国驻日大使正在洽谈之中。

  而中村明人于9月22日率领第五师团,擅自从镇南关越过边境,并与法国军队发生军事冲突,原本是“和平进驻”最终演变为“武力攻占”,这也是日本陆军史上三大“下克上”事件之一,其结果就是直接导致法、英、美等国利益在东南亚地区受到严重威胁,由此开始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并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

  久纳诚一并没有像中村明人那样幸运,因为中村明人被贬之后,还能凭借丰富的人脉关系而东山再起,而久纳诚一被转入预备役之后的经历不详,最终死于1962年3月15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上一篇:这3种老版的“2角纸币”价值都有提升!最后一种提升了上万倍!   下一篇:谷爱凌摔倒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