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tiě chǔ chéng zhēn)为什么会上热搜?
时间:2023-09-23  浏览次数:663

  如果说今年工博会上变化最大的展区,机器人展区一定是其中之一。细数历届工博会,机器人展从展中展到独立成展,规模从5000平方米到1万平方米,再到今年的5.6万平方米,面积越来越大,“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在工博会,我国机器人产业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逐渐攻克多项“卡脖子”研发难题,在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展现出“中国制造”的真正实力。

  在偌大的机器人展区,协作机器人是近年来各大企业积极布局的新赛道,也是国产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协作机器人,是指能够与人互动或在附近安全工作的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场景中,如果传统机器人出现问题,可能整条生产线都会面临停工。但协作机器人的特点在于安全性高、易操作、易维护、部署灵活,可以实现人工替代,广泛应用于数码、汽车、医疗等场景。

  如今,不少本土企业正瞄准机器与人如何更好协作,不少产品性能接近国际一线品牌。华数机器人发布新品4款工业协作机器人,为机加、焊接、装配、螺丝锁付等应用场景开拓了新的可能;节卡机器人发布了2.5D视觉定位技术,帮助协作机器人逐渐突破空间位姿矫正的困难。这项新技术的研发负责人表示,该技术由节卡机器人自研,精准定位模式下,精度可达到0.2毫米。

  新兴品牌捷勃特多种类型机器人在工博会“组团亮相”,其首发的协作机器人,负载可达5公斤,工作半径850毫米,既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场景中,人机协作提升效率,也可以应用于咖啡机器人等非工业场景,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产品的竞争力,一是高配置,核心器件来自一流供应商,电子硬件100%自研;另一个就是高性能,结合捷勃特的运动控制技术,在产品运动速度、重复定位精度、稳定运行时间等核心指标上实现突破。

  MIR睿工业数据显示,2022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增长率达到22%,远超外资品牌的4%,国产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超35%。

  捷勃特机器人董事长兼总裁蒋耀说:“我们十分看好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未来将加大投资力度,继续研发创新,开发出系列化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为产业客户提供更高配置、更高性能以及更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的崛起添薪加火,为中国高端智能智造助一臂之力。”

  在机器人行业,有三大核心零部件“卡脖子”之说,分别是控制器、伺服电机和减速机,它们是机器人行业生产难度最高的三大关键零部件,也是机器人行业的三大利润源。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一个机器人身上,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可能就高达七成。

  要想在三大核心零部件上有所突破,不仅需要基础工业实力强劲,工艺水平提高,还需要掌握核心算法,拥有自主科创的能力。在顶尖机器人整机企业中,算法更是被视为最高机密的存在。

  长久以来,三大核心零部件大多是欧洲、日本企业生产,而近年来,从事核心零部件生产的中国企业也逐渐增多。在这届工博会现场,不少国产机器人和供应链企业也在展台上“晒”出了最新成果。比如捷博特自主研发的控制器,采用单芯片驱控一体技术,可大大提升机器人的反应速度和动作精度。目前核心算法已申请全球专利,实现了对核心算法的自主可控。

  再比如,今年美的和库卡的联合展位上,展出了一则高精度谐波减速机的产品。美的相关负责人陈世星介绍,从2019年开始,美的就开始着手研发谐波减速机的工作,2022终于实现了量产。过去,在一些场景如航天航空零部件、半导体零部件加工上,对操作要求精度较高,国产减速器无法达到条件。而目前美的展出的这款谐波减速机精度可达1弧分以内,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标杆水平。

  那么,国产机器人距离完全突破“卡脖子”还有多远?工博会上,一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从事三大核心零部件制造的企业越来越多,少说也有上百家,对核心算法也有许多研究团队在做,目前在轻载机器人,比如协作机器人上,能够做到国产替代的较多,但在重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上,国产零部件的精度、耐久性距离世界顶尖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蒋耀认为,中国的工业应用场景多样,中国企业一旦经验积累起来,产品升级迭代将更加快速。好的消息是,国产机器人企业正与国外机器人巨头越走越近,就连展位的位置也越挨越紧。蒋耀指着隔壁“四大家族”的展位说,“希望再过几年,我们也可以站那里。”




上一篇:有关伸(shēn)逮(dǎi)垂(chuí)会造成什么影响?   下一篇:关于塞(sāi)涡(wō)参(cān)亚(yà)这样理解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