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债收益率向合理水平回升
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663

  “今年以来,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央行多次警示债市风险。”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央行先是表示未来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但会有买有卖,并强调不是QE(量化宽松)。7月,央行又宣布已与部分银行签订国债借入协议,对于出售中长期债券的银行,阶段性减免中期借贷便利(MLF)质押品。市场专家表示,近期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市场上短期博弈炒作的行为也在减少,这些都表明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金融管理部门多次提示风险起到了效果。

  “我国要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总体仍将维持较快增长,通胀也有望呈温和回升态势,此前,长债收益率过低,市场预期与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偏离。”市场专家表示,近期,长债收益率向合理水平回升,有助于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防范形成“收益率下行→经济预期转弱→收益率继续下行”的负向循环,也可避免弱预期自我实现的风险。

  实际上,前期业内人士也已经多次提示投资者要审慎评估债市风险。“长期限债券久期较长,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理财资管等产品大量增持长债,既有资产配置的需要,背后也有博弈央行降息预期落地、炒作获利的想法。”有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分析称,“债市投资者在自主决策的同时,也要有自担风险的意识,债券价格不会只涨不跌,要谨慎评估风险;而且,债市投资如果出现单边一致行为,趋势变化后可能带来外溢性影响,蕴含系统性风险。”

  业内人士进一步提醒,机构投资者都寄希望于在价格高位能够脱手短期买入的长债,实际上,在趋同性交易中很难实现,一旦价格大幅逆转,机构手中已持仓的大量长债是难以短期内在市场上以合理价格出手的。




上一篇:长端利率上行债市或进入冷静期   下一篇:如何理解工伤认定的“三工”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