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2日电(记者郁静嫻)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公告,面向產业需求和生產急需登记推出特色品种1254个,同时撤销“仿种子”问题品种313个,持续健全“服务生產、引导创新、有进有出”的品种登记动态管理机制,加快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目前,全国登记品种已覆盖特色粮食、油料、糖料、蔬菜、果树、茶树及橡胶树等7个大类29种作物。本次登记品种中,国内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佔比达98%,其中企业选育品种佔比54%,蔬菜品种佔到六成以上。
同时,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仿种子”专项整治。据介绍,所谓“仿种子”,是指对某个品种或亲本进行简单修饰、模仿改良而成的品种,这一类品种与原品种没有显着区别,甚至可能盗用他人亲本,仿冒、套用他人品种,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不利於种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扩大“仿种子”清理范围,加强登记品种跟踪评价和鉴评推介,加快优质特色品种推广应用,同时加快修订品种登记办法,强化DNA指纹应用,严格品种登记审查,从源头上防止“仿种子”。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於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